深圳市智慧城市大数据研究院院长陈东平:坚持数字化,坚守门户开放|问道龙华高质量发展·大咖谈

Connor 欧易交易所 2024-07-17 645 0

开 栏 语

当前, 高质量发展击鼓催征,全国上下千帆竞发、百舸争流。

显然,如何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外延,如何定位这场宏大征程中政府、市场、企业的角色,如何确立发展路径,直接决定着能否实现发展的高质量。

作为深圳市新的“都市核心”,龙华区正举全区之力建设“数字经济、数字治理、数字城区”三位一体“数字龙华”。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,龙华如何审视自我?“数字龙华”如何融入高质量发展战略,确立自己的辨识度?

近日,南方日报、南方+记者推出“问道龙华高质量发展·大咖谈”,对话专家学者及产业人士,共论高质量发展征程中的龙华作为。

深圳市智慧城市大数据研究院院长陈东平认为,探寻高质量发展之道,首先需要理解和建立高质量发展的底层逻辑。

“其一,只有思想认识的高水平,才会有发展实践的高质量,而所谓高水平的认知,即超越一般的、现有的认知结构,透视到事物发展的未来;其二,只有确立符合趋势的好路径,才有实现发展的高质量;其三,只有创新驱动的新变革,才是发展实践的高质量;其四,只有遵循市场规则,才能实现发展的高质量。”

陈东平以多年前深圳市社会工作委员会开展的“织网工程”为例进行解释。

彼时,深圳市社会工作委员会统筹全市的社会工作,面对有限的工作人手与全市庞大的社会建设工作之间的矛盾,社工委前瞻性地提出实施“织网工程”,并大胆而坚定地选择以数字化的方式“织网”,实现信息传递、情况的收集、服务的送达。此举在全国一开风气之先,织网工程的工作理念、组织架构、运作方式都领先于全国。

“现在回过头来看,深圳当时决定做织网工程,并选择了用数字化的方式来做,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,使得深圳的社会建设工作领跑全国,形成了自己的巨大优势”,陈东平说。

深圳市智慧城市大数据研究院院长陈东平:坚持数字化,坚守门户开放|问道龙华高质量发展·大咖谈

作为深圳的产业大区、人口大区,“织网工程”曾为龙华破解管理难题找到了突破口。

回到龙华区高质量发展的话题上来,陈东平认为,人类社会正处于从工业化向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,其中将产生巨大的机遇,谁先抢占数字化高地,谁就将拥有发展的核心竞争力,这是大势所趋。

因此,龙华区走高质量发展之路,就在于坚定不移地在思想认识与路径选择层面,坚持数字化,而在实操层面,首要前提就在于秉持“门户开放”,“以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项目机会来吸引海内外优秀的数字企业,产生最大的数字效益”。

其次,坚守公平原则。他表示,“高质量发展这个命题对于政府来讲,我们不是去参与发展,而是去创造发展的环境。市场原则的核心就在于机会公平,只有公平和效率相结合,才能推动形成发展的高质量”。

而如何将公平落地?简而言之,政府将所有的数字化建设项目变成数字发展的策略,允许所有企业,不分内外、不分国有私营、不分地域,同台竞争,机会均等。

第三,坚持有所侧重,也即瞄准先进性、创新性、突破性,为全国数字化转型的重大突破做增量、树标杆。

【撰文】吴永奎 程德坤

【海报】栾艺婷

【作者】 吴永奎

【来源】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+客户端

评论